Quantcast
Channel: 全球要闻 | 大纪元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54556

北宋名臣名将器量过人 忍字功夫了得

$
0
0

吕蒙正富弼李沆狄青等人是宋朝名相名将。身份显赫,位高权重。当他们遭到辱骂和诽谤,又是如何面对的呢?

无端遭骂 听而不闻

吕蒙正(944年─1011年),北宋名相,为人宽厚正直,对上遇事敢言,对下宽容有雅度,曾三次登上相位。

吕蒙正刚入朝为官时,朝廷中有官员指着他说:“这小子也配当参政?”

吕蒙正就像没听到一样,听而不闻。他的同僚气不过,想去质问那人并问他的姓名。吕蒙正没让他去问,劝阻了他,说:“如果一旦知道了对方的姓名,终身便难以忘记,不如不问。”人们听说此事,都很佩服他的雅量。

另一位北宋名相富弼(1004年─1083年),也和他持相同态度。富弼年轻时,有一次听到有人辱骂他,他就像没听见一样。有人对他说:“那人正骂你呢!”富弼说:“恐怕是骂别人吧。”

那人又告诉他:“他指名道姓地骂你啊,说富某人。”富弼说:“天下之大,难道就没有同名同姓的人吗?”

不善加己 直为受之

北宋有一位大臣吕公着(1018年─1089年),为人庄严持重,心性纯正恬静。平日居处,待人处世,从不疾言厉色,并且对于声色、钱财甚至荣耀,都看得很淡。

他从不与人计较是非曲直。听到诽谤自己的话,也不会为己辩解。年少时,他曾写下座右铭:“不善加己,直为受之。”当别人对你做了不好的事,你只管承受下来,不要计较。

书生责难 圣相谦谢

宋朝“圣相”李沆(947年─1004年)担任宰相,虽已位极人臣,有一天却无故遭到非难。他是如何对待的呢?

那天,他出行时,遇到一个年轻气盛的书生。那书生拦住他的马,呈上一封状子,细数李沆为政的缺失。

李沆谦逊地向他道谢,并说:“等我回家以后再详细阅读!”那名书生大怒,跟在他的马后,当众责骂他:“你位居高官大位,却不能好好地安民济众,又不引咎辞职,把位子让给贤能的人。长期以来,你妨碍贤士报国之路,你难道就不感到惭愧吗?”

李沆坐在马上,恭敬不安地说道:“我已经数次请求辞退,无奈皇上不允许,所以我也不敢离开!”李沆和年轻书生谈话,始终没有怒色,没有不耐烦的意思。

副帅挨骂 依然登门致谢

北宋名将狄青(1008年─1057年)担任真定副统帅时,有一天宴请刘威敏,一个叫刘易的人也同坐在席位上。

刘易向来粗疏猛悍,见助兴的唱戏者扮演儒生,竟勃然大怒,说:“在脸上刺字的士兵竟敢这么做!”继而破口大骂狄青,污言恶语,不绝于口,最后还愤怒地站起来乱扔酒杯、盘子。

狄青神色自若,完全没有把他放在心上,只管笑着与人说话,语气更加温和。刘易回家后,冷静下来时,方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鲁莽,心中后悔不已。这时,狄青已经来到他家,向他赔礼道歉。

这几位宋朝名相名将,或出入朝堂,为国运筹帷幄;或统帅大军,镇守一方国土。然而,他们在面对下属或陌生人的非难时,却有足够的心胸宽容对方。岁月长河滚滚,转瞬即逝,回首过往,展读先贤事迹,他们宽宏的胸襟闪耀着光辉,千秋万载,依然照亮今人的心。@*#

参考资料:
《宋史》卷二百六十五
经》
《童蒙训》
《德育古鉴·性行类》

责任编辑:李梅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54556

Trending Articles
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